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中价值链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架构、流程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制造业企业及相关机构在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数据管理与安全共享的应用场景。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Management and Sharing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 Life Cycle Value Chain Based on Blockch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 152-2023《基于区块链的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价值链数据管理与数据共享技术规范》是针对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数据管理需求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数据确权”这一核心概念的变化,并深入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数据确权”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仅提出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保障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归属清晰度,但并未给出具体的实现路径。而新版标准则明确了采用区块链技术来完成这一目标的具体步骤:首先,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关键节点上,利用智能合约记录数据生成者的身份信息及权限范围;其次,当数据被传输至下一个环节时,接收方需验证其合法性和完整性,确保无篡改行为发生;最后,所有确认过程均自动记录于分布式账本之上,形成不可更改的时间戳序列,从而为后续审计提供可靠依据。
以汽车制造行业为例,假设一辆汽车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供应商和服务商。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每当某一组件或服务的信息发生变化时,相关参与方都必须及时上传更新后的数据,并且这些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认证和加密处理后才能加入链上系统。例如,在零部件生产阶段,供应商A向制造商B提交了关于某批次钢材的质量检测报告,该报告不仅包含了常规的技术参数,还附带了供应商A的数字签名以及第三方公证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制造商B在接受这份报告之前,会先检查其真实性,包括但不限于比对原始文档与链上存储版本是否一致、确认签名是否有效等。如果一切正常,则接受并继续流转至下一道工序;否则,则拒绝并要求重新提交。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适应性,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跨组织间的协作机制。即不同企业间可以通过预设规则灵活调整各自的角色定位,比如有的企业可能更倾向于扮演数据提供者,而另一些则可能是消费者或者中介角色。这种动态分配方式使得整个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多样化业务场景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单个节点因故障而导致全局瘫痪的风险。
总之,《TCI 152-2023》通过对“数据确权”机制的细化和完善,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未来随着更多实践案例积累和技术进步,相信这一领域还将迎来更多创新与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