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人体健康环境基准制定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建设用地土壤人体健康环境基准的制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for Human Health in Construction Land Soil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不断推进标准化工作,《建设用地土壤人体健康环境基准制定技术指南》(TACEF 088-2023)的发布为科学评估和管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聚焦于该指南中“暴露参数”部分的新旧版本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度解析。
曝露参数更新内容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指南对暴露参数进行了全面修订,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儿童与成人接触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具体数值调整。例如,在儿童土壤摄入率方面,新版从原来的25 mg/天提高到了40 mg/天。这一改变直接反映了近年来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儿童生理特点更加深入的理解,尤其是他们通过手口行为摄入污染物的风险增加。
应用方法详解
以某城市拟开发地块为例,假设该地块历史上曾用于化工生产活动,可能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根据新版指南的要求,在开展土壤环境风险评估时,需特别关注儿童群体的健康保护需求。首先,确定目标污染物种类及其潜在迁移路径;其次,基于最新的暴露参数值计算各污染物的日均摄入量;最后,参照国家规定的健康效应阈值判断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如修复工程等。
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数据收集应涵盖当地实际情况,避免简单套用全国平均数据;
2. 对于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应单独设立评估模型;
3. 定期更新本地化参数库,确保评估结果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设用地土壤人体健康环境基准制定技术指南》(TACEF 088-2023)不仅提升了评估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支持工具。未来随着更多研究成果问世,相信该领域的标准体系还将不断完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