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烧结高纯铝镁尖晶石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氧化铝和氧化镁为原料,经高温烧结制得的高纯铝镁尖晶石,主要用于耐火材料、陶瓷及其他相关领域。
Title:Sintered High-Purity Aluminum Magnesium Spinel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STM 01106-2023《烧结高纯铝镁尖晶石》是针对一种高性能陶瓷材料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材料制备工艺、性能要求以及应用环境的变化。本文将以“新旧版本标准中化学成分控制范围的调整”为主题,详细解读这一变化及其对实际生产的影响。
化学成分控制范围的调整
# 调整背景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烧结高纯铝镁尖晶石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到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高端行业。这些领域的特殊需求促使标准对原材料的纯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新版标准中,化学成分的控制范围进行了重新定义。
# 具体调整内容
1. 氧化铝含量:旧版标准规定氧化铝含量为45%-55%,而新版标准将其调整为48%-52%。这一调整旨在优化材料的机械强度与热稳定性。
2. 氧化镁含量:旧版标准允许氧化镁含量在35%-45%之间,新版标准则收紧至37%-43%。通过减少杂质含量,提高了产品的抗腐蚀性能。
3. 其他微量元素:对于铁、硅等可能影响材料性能的微量元素,新版标准设定了更为严格的上限值。
# 应用方法解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上述化学成分的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原料选择:优先选用高纯度的氧化铝和氧化镁原料,并严格控制杂质含量。
- 配料工艺:采用精确计量设备,确保各组分比例准确无误。
- 烧结过程:控制好烧结温度和时间,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成分偏析或挥发损失。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最终产品符合新版标准中关于化学成分的规定,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更广泛的应用需求。这种调整不仅反映了科技进步带来的质量提升,也为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