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气动元件及系统用空气介质的质量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气动元件及系统的空气介质质量评定与检测。
Title:Quality Grades of Air Medium for Pneumatic Components and Sy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1
国际标准分类号:23.04.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JBT 5967-2007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和优化流程,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以下是10项可行的弹性方案。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对空气介质的质量要求,实施分级检测策略。例如,对于低精度需求的系统,可以适当放宽某些指标的检测频率,从而减少检测成本。
采用集中式过滤设备替代分散式过滤器,既能提高过滤效果,又能降低维护和更换成本,同时符合标准中关于空气质量的要求。
利用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空气介质质量,避免定期离线检测可能带来的误差,同时减少因检测滞后导致的资源浪费。
根据气动系统的不同区域对空气介质的需求差异,实施分区管理。例如,关键部件区域严格遵守高标准,而次要区域可适当降低要求。
通过改进干燥工艺(如采用更高效的干燥剂或热再生吸附技术),在满足湿度控制要求的同时,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通过定期清洁或更换预过滤装置,延长主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这不仅降低了更换频率,还减少了废弃物处理成本。
将多个气源整合为一个统一供应系统,并通过智能分配技术确保各部分气源的均衡使用,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并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引入自动化监控系统,实时记录和分析空气介质的各项参数。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中断。
对系统排放的废气进行回收再利用,既符合环保要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消耗。
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设计定制化的气动元件及系统,以满足特定的质量等级需求,避免过度配置导致的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