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振动时效效果的评定方法,包括振动时效的基本要求、测试方法及结果评定。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振动时效处理的金属构件应力消除效果的评估。
Title:Evaluation Method for Vibration Aging Effect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BT 5926-2005 是中国机械行业的一项标准,主要用于规范振动时效处理后效果的评定方法。振动时效是一种通过施加周期性振动能量来消除或均化残余应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及工程机械等领域。这项标准为评定振动时效的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了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振动时效的核心在于利用共振原理,使工件在特定频率和振幅下产生振动,从而达到释放残余应力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还能改善工件的尺寸稳定性。例如,在航空领域,飞机零部件经过振动时效处理后,其结构强度显著提升,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 JBT 5926-2005 标准,振动时效效果的评定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评定体系,为企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某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商曾采用振动时效技术对其生产的挖掘机底盘进行处理。根据 JBT 5926-2005 标准,技术人员对底盘进行了全面检测,发现经过振动时效后,残余应力平均降低了约 45%,同时尺寸稳定性提升了 30%。这一结果表明,振动时效显著提高了产品的综合性能,满足了严苛的工程需求。
此外,通过对比振动时效前后的产品疲劳试验数据,发现其疲劳寿命提升了近一倍,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JBT 5926-2005 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为工业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制造业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振动时效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技术与评定标准的结合,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