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包括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及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 Univers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规范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解析——以TGXDSL 039-2024为例
在《高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规范》(TGXDSL 039-2024)中,样品前处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与旧版相比,新版标准对这一部分进行了显著优化,尤其是在复杂基质样品的净化和浓缩技术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固相萃取(SPE)技术在食品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详细解读其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净化方法,尤其适用于去除食品样品中的脂肪、色素等干扰物质,从而提高目标物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TGXDSL 039-2024中,明确了固相萃取柱的选择原则,即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极性、分子量以及待测基质特性来确定合适的填料类型。例如,对于极性强且分子量较小的目标物,推荐使用反相C18柱;而对于弱极性或离子型化合物,则可选用混合模式填料如石墨化碳黑(GCB)或苯基柱。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注意:首先,活化步骤至关重要。通常使用甲醇或乙腈等有机溶剂预处理SPE柱,确保填料充分润湿并达到最佳吸附状态。其次,在上样阶段,应控制流速适中,避免目标物因流速过快而未被有效保留。再次,洗脱时需选择适当的溶剂组合,既要保证目标物完全洗脱下来,又要尽量减少杂质共提率。最后,洗脱液的体积也需严格把控,过多可能导致目标物浓度过低,过少则可能影响后续分析精度。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固相萃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比如定期对SPE柱进行性能验证,包括回收率测试和空白对照实验,以确保整个前处理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食品样本,还需制定相应的前处理方案,例如乳制品、肉类及其制品由于含有较高浓度的脂类物质,可能需要额外的去脂处理步骤。
综上所述,固相萃取技术在高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的合理运用能够显著提升检测结果的质量。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TGXDSL 039-2024中关于固相萃取的技术细节,可以更好地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为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