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文物安全综合信息应用平台中数据资源的分类原则、编码规则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文物安全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的数据资源管理及相关系统的建设与运行维护。
Title: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for Cultural Relics Safety - Data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文物安全综合信息应用平台的数据资源分类与编码是确保信息准确、高效管理的基础。在THSPA 0004-2023标准中,数据资源分类与编码部分进行了重要的更新和调整,其中对“文物类型编码”的修订尤为关键。
在旧版标准中,文物类型编码仅分为五类:石窟寺及石刻、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文物。这种分类较为笼统,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文物保护需求。新版标准则将文物类型编码细化为十二大类,新增了“考古遗址”、“文化景观”、“工业遗产”等类别,同时对每一大类下的子项也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
以“古建筑”为例,在旧版标准中,“古建筑”仅作为一个大类存在,而在新版标准中,进一步细分为宫殿建筑、坛庙祠堂、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交通建筑、水利建筑、军事防御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其他建筑等11个子类。这样的分类方式更加贴合实际工作需要,能够更精准地反映不同类型的古建筑特点及其保护要求。
这种分类方式的变化,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还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利用。例如,在进行古建筑保护规划时,可以根据其具体类别制定针对性更强的保护措施;在开展学术研究时,也可以依据这些详细的分类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在使用THSPA 0004-2023标准时,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变化的意义,并根据新的分类体系来整理和归档相关数据,从而提升整个平台的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