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耕整机产品质量的分等要求、检验方法和评定规则。本文件适用于耕整机产品的质量评定(内部使用)。
Title: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Tiller Machines (For Internal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BT 51238-1999是中国机械工业部于1999年发布的关于耕整机产品质量分等的标准,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耕整机产品的生产、检测及质量评价工作。这一标准不仅体现了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对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升的关注。
耕整机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农田的耕作效果和后续种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该标准从多个方面对耕整机的质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评估,包括但不限于结构设计合理性、动力性能、操作便捷性以及耐用性等。
根据JBT 51238-1999的规定,耕整机的产品质量被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这种分级方式便于用户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同时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质量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影响耕整机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例如,材料选择直接决定了设备的耐久程度;而制造工艺则关系到产品的精度和一致性。此外,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智能控制系统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耕整机的操作便利性和工作效率。
以某知名农机企业为例,其生产的耕整机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材和先进的焊接技术,成功将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延长了30%以上,大幅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
JBT 51238-1999标准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国内耕整机市场的规范化发展,还推动了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据统计,在标准发布后的五年内,我国耕整机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了约20%,出口量增长了近40%。
综上所述,JBT 51238-1999不仅是衡量耕整机质量的重要依据,更是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重要工具。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融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