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滨海稻区优质水稻品种育秧的技术要求,包括种子选择、苗床准备、播种管理、秧苗养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滨海稻区优质水稻的育秧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eedling Raising of High-quality Rice Varieties in Coastal Rice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滨海稻区优质水稻品种育秧技术是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中TPJDZ 0043-2023标准对育秧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围绕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育秧基质使用上的差异展开分析,并详细介绍其应用方法。
在TPJDZ 0043-2023标准中,相较于旧版,新版特别强调了育秧基质的选择与配比的重要性。旧版标准对基质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满足基本的物理化学性质即可,而新版则明确规定了基质应由腐熟有机物料、无机物质及微生物菌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并且明确了各成分的具体含量范围。这种细化有助于提高育秧的成功率和秧苗的质量。
具体来说,新版标准建议的基质配方为:腐熟有机物料占60%-70%,无机物质占25%-35%,微生物菌剂占5%-10%。腐熟有机物料可以选用稻壳灰、牛粪等,这些材料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无机物质如珍珠岩、蛭石等能改善基质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微生物菌剂则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抗病能力。
实际操作时,首先需要确保所有原材料充分混合均匀,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影响秧苗生长。其次,在装盘前要检查基质的湿度,理想的湿度应在40%-50%之间,过干会影响播种效果,过湿则可能导致种子霉变。最后,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厚度约为0.5厘米,这样既能保护种子又能保证出苗整齐。
通过采用上述基质配方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育秧的成功率,还能有效提升秧苗的健壮度,为后续的大田移栽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符合TPJDZ 0043-2023标准的要求,也是实现滨海稻区优质水稻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