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粳219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盐粳219水稻的种植与管理。
Title:Ric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High-quality and High-yield of Yajing 219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粳219是一种适应盐碱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TPJDZ 0046-2023《盐粳219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对该品种栽培技术的规范化指导。本文以“播种密度”这一关键参数为例,探讨新旧版标准中的差异及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盐粳219的播种密度建议为每平方米250株至300株。而新版标准则调整为每平方米280株至320株。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对该品种生长特性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其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适应性表现。新版标准提高了最低播种密度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现代育苗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支撑较高的群体密度。
那么,如何正确应用这一新的播种密度呢?首先,在育苗阶段要确保秧苗健壮,避免因过密导致苗弱的问题。其次,在移栽时应合理安排行距和株距,通常行距保持在25厘米左右,株距根据具体密度需求适当调整。此外,还需结合实际的土壤肥力状况,适时适量施肥,保障植株健康生长。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保证稻米品质。
总之,新版标准对播种密度的优化调整,反映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的需求。种植者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充分理解并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要点,以实现盐粳219水稻的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