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界面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无损检测方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设备要求、样品制备、检测步骤、数据分析及结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界面质量的无损检测与评价。
Title:Non-destructive Testing - Thz Time-domain Spectroscopy Method for Bonding Interface of Mullite Fiber Composite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TM 00433-2023《无损检测 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界面 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方法》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太赫兹波长选择的标准调整。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太赫兹波长的选择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要求。
例如,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太赫兹波长的选择范围较为宽泛,允许使用从0.1 THz到3 THz之间的任意波长进行检测。然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范围被具体化为0.5 THz至2.5 THz之间,并且特别强调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优先选用1.5 THz的波长进行检测。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基于实验数据表明,在此波段范围内能够获得更高的信噪比以及更清晰的界面反射信号,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那么如何应用这条规定呢?首先,在准备阶段需要确保所使用的太赫兹成像系统具备调节波长的功能,并且可以稳定输出指定波长(如1.5 THz)。其次,在实际操作时,应按照以下步骤执行:第一步,将待测样品放置于太赫兹扫描台上并固定好位置;第二步,设置太赫兹光源输出波长为1.5 THz,并调整焦距使得样品表面处于最佳聚焦状态;第三步,启动扫描程序,记录下整个胶接界面处的太赫兹反射信号强度分布图;最后一步,则是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利用专门软件去除噪声干扰后提取出有用信息,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缺陷或者异常情况。
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莫来石纤维复合材料胶接界面检测的质量,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