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与资源化的技术要求、工艺选择、运行管理及监测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与资源化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Advanced Denitrification and Resource Recovery of Wastewater from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AEPI 06-2023《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脱氮与资源化技术指南》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技术文件。本文聚焦于新旧版本在“尾水深度脱氮工艺选择”方面的差异,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在旧版指南中,对于尾水深度脱氮主要推荐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如A/O、A2/O等,强调通过延长生化反应时间来提高脱氮效率。然而,这些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新版指南则引入了更多高效脱氮技术,如短程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Anammox)以及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工艺。
以短程硝化反硝化为例,这是一种新型的脱氮途径。它通过控制溶解氧浓度和pH值,使亚硝酸盐积累成为关键步骤,从而大幅减少硝化过程中所需的氧气量及后续反硝化所需碳源。这种工艺特别适合低碳源污水的处理。
应用此技术时,首先需要对进水水质进行精确分析,确保具备实施短程硝化的条件。例如,在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项目中,技术人员通过对原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等指标的长期监测发现,进水中TN/COD比值较低,非常适合采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经过优化曝气系统、调整污泥龄等措施后,该厂尾水总氮去除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70%,同时降低了约30%的能耗。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短程硝化反硝化对操作条件较为敏感,需定期监控并及时调整参数。例如保持稳定的温度(一般为25℃-30℃),维持合适的溶解氧水平(通常控制在0.5mg/L左右),以及定期检测亚硝酸盐积累情况等。
综上所述,THAEPI 06-2023相较于前版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与经济性考量,特别是在尾水深度脱氮方面提供了更为灵活多样的解决方案。对于污水处理企业而言,在选择具体工艺时应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实施路径,才能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