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机数字化车间能效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实施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电机制造企业数字化车间的能效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估。
Tit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Digital Workshop of Motor - Part 4: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JBT 14195.4-2022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针对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生产需求,动态调整能耗监测频率,例如在低负荷时段减少监测频率以节约系统资源。
建立多级预警机制,当能耗超出设定阈值时,分阶段触发不同级别的警报,避免一次性中断生产流程。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能效优化算法,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和工况选择最优算法模块,提高计算效率并降低硬件需求。
制定灵活的数据采集策略,例如在非高峰时段集中采集数据,减少实时传输对网络的压力。
开发基于机器学习的能源分配优化模型,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能耗需求,并动态调整能源分配比例。
实施分层权限管理,允许不同层级的操作人员访问不同的功能模块,既保障安全又提升操作效率。
引入备用能源管理系统,在主系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用模式,确保生产连续性。
利用远程监控技术,实现设备的实时诊断和维护,减少现场巡检频率,降低人工成本。
设计可扩展的数据存储方案,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或减少存储容量,避免资源浪费。
整合多种能源(如电力、天然气)的管理,通过综合调度实现整体能耗的最小化。
以上方案在符合标准核心原则的基础上,提供了灵活执行的空间,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流程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