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医院电子病历的格式要求、数据结构、内容规范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互联网医院在电子病历创建、存储、传输和管理中的标准化操作。
Title:Internet Hospital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Format Specific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围绕《TGDSYXH 002-2024 互联网医院电子病历格式规范及质量控制》中“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定义”这一核心内容展开分析。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在数据结构的层次划分上进行了优化调整。
以“患者基本信息”为例,旧版标准仅包含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字段,而新版则新增了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医保信息等多个子项,并细化了数据类型和长度要求。例如,身份证号必须为18位字符,且需通过校验算法验证真伪;联系方式需包括区号和分机号,确保能够准确联系到患者。
这种变化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数据采集阶段,医疗机构需要升级信息系统,增加对新增字段的支持,同时加强对数据完整性的校验。其次,在数据交换环节,各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协议也需要同步更新,保证不同平台间的信息传递准确无误。最后,在数据存储与备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增字段带来的存储空间需求增长,合理规划数据库设计。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对于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要求采用加密技术存储,并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泄露风险。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电子病历系统的安全性,也为后续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医疗健康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通过对“患者基本信息”数据结构的完善,新版标准进一步提升了互联网医院电子病历的质量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