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横山绿豆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防治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及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横山绿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of Hengshan Mung Bea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横山绿豆是陕北地区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之一,其病虫害防治技术直接影响到产量和品质。在最新的TYCXH 37-2023《横山绿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中,对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更为详细的阐述。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的重要变化点——“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解读。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详解
# 背景介绍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采用生态调控、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非化学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技术体系。相比传统化学农药防治,绿色防控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TYCXH 37-2023版标准特别强调了这一理念,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操作指南。
# 新旧版本对比
在旧版标准中,虽然也提到了绿色防控的重要性,但具体实施步骤较为笼统。例如,仅简单提及可以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等方法,而没有给出详细的适用条件和技术参数。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了不同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期、适宜使用的物理设施规格以及生物制剂的选择原则等内容,使得操作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应用方法解析
以蚜虫为例,新版标准指出,在绿豆苗期至开花前期为最佳防治时间。此时,应设置黄色粘虫板,每亩地布置15-20块,高度略高于植株顶部即可。此外,还可以配合释放天敌昆虫如瓢虫或草蛉,增强自然捕食效果。对于已经发生严重危害的情况,则推荐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如印楝素)进行局部处理,避免大面积喷洒化学药剂。
# 实际案例分享
某农户去年种植了10亩横山绿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前期因蚜虫爆发导致减产约20%。今年根据新版标准中的绿色防控技术方案,提前准备了黄板,并适时引入了瓢虫作为辅助手段。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周期内未出现大规模病虫害现象,不仅实现了稳产增产的目标,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横山绿豆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TYCXH 37-2023)通过细化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细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广大种植户应当认真学习并积极实践这些新技术,共同推动横山绿豆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