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猪养殖场消毒的基本要求、消毒方法、消毒频率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生猪养殖场的消毒工作,以保障动物健康和防止疫病传播。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in Swine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生猪养殖场消毒是保障养殖环境卫生、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在TZNZ 206-2023《生猪养殖场消毒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更新内容是关于消毒剂使用浓度和频次的规定。相比旧版标准,新版提高了对消毒剂有效浓度的要求,并明确了不同区域的消毒频率。
以猪舍内部环境消毒为例,根据TZNZ 206-2023的规定,猪舍地面、墙面及设施表面应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定期消毒。具体操作时,首先需要清理猪舍内的粪便等污物,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待干燥后按照说明书配制适当浓度的消毒液(通常为1:200至1:400的比例),均匀喷洒于地面、墙面以及饲养设备上,保持湿润状态至少30分钟。对于饮水系统,则需拆卸后用专用清洗剂彻底清洗后再用高浓度消毒剂浸泡消毒。
此外,针对门口、通道等人员频繁出入的地方,除了日常清洁外,还需设立专门的消毒池或脚踏盆,内装有效氯含量不低于500mg/L的消毒液,确保每次进出均能踩踏消毒。同时,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并经过淋浴更衣,以减少外部病原传入的风险。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消毒程序,可以有效降低疫病发生概率,提高生猪健康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应当结合季节变化调整消毒策略,比如冬季可适当延长消毒液作用时间,夏季则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影响消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