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体外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抑制率及组胺释放水平测定化妆品舒缓功效的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评价化妆品或其成分对皮肤炎症反应的舒缓作用。
Title:Cosmetic Soothing Efficacy Testing Method Based on In Vitro Mast Cell Degranulation Inhibition Rate and Histamine Rele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SPMA TSPMA002-2023 化妆品舒缓功效测试方法》中关于“基于体外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抑制率及组胺”的规定为切入点,聚焦新旧版本标准差异中的关键点——实验样本选择与处理方式的变化,进行深入解读。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SPMA TSPMA002-2018)中,对于体外肥大细胞的脱颗粒抑制率及组胺测定部分,实验样本主要采用的是未经特殊处理的人源性肥大细胞系。然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有了显著调整:实验样本从单一的人源性细胞系扩展至包括原代培养的鼠源性肥大细胞在内的多种来源。这种改变的背后逻辑在于更全面地模拟人体内环境,从而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来说,新增的鼠源性肥大细胞来源于健康成年小鼠,通过无菌操作采集腹腔组织后进行分离纯化。在此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以避免外界因素干扰细胞活性。例如,在分离阶段,应使用含钙镁离子螯合剂的PBS缓冲液清洗组织,防止金属离子影响细胞表面受体功能;而在培养阶段,则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37℃)、气体环境(5%CO₂)以及pH值(7.2~7.4),确保细胞能够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生物学特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对实验前后的样本处理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比如,在实验开始前,应对所有类型的肥大细胞进行预实验验证,确认其对已知刺激物如IgE抗体的反应灵敏度是否一致;而在实验结束后,除了测量脱颗粒抑制率外,还需进一步检测细胞内的组胺含量变化情况,以此作为补充证据支持最终结论。
这些改进措施不仅增强了该测试方法的技术规范性,同时也使得其适用于更多种类化妆品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工作。因此,在实际应用时,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充分利用多类型样本的优势,提升测试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