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荒漠交错带四翅滨藜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址、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盐碱地荒漠交错带四翅滨藜的种植与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Atriplex Canescens in Saline-Alkali Desert Transition Zo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TFSTI 002-2023盐碱地荒漠交错带四翅滨藜栽培技术规程》中新旧版本中关于土壤改良措施的重要变化。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在土壤改良这一章节增加了“微生物菌剂施用”的具体要求。
根据新版标准,在盐碱地荒漠交错带种植四翅滨藜时,应在播种前7至10天将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按1:5的比例混合后施入土壤。微生物菌剂的用量应控制在每亩10公斤左右。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同时降低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具体操作时,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初步翻耕,然后将配比好的微生物菌剂均匀撒施于地表,再进行第二次翻耕,确保菌剂与土壤充分混合。施用后要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以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活性发挥。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四翅滨藜幼苗的成活率,同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适当调整施用量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