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电厂无旁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原则、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布置要求及性能指标等。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火电厂无旁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Design of 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acilities without Bypass in Thermal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K 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BT 11647-2013 是一项专门针对火电厂无旁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技术标准,旨在规范此类设备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从而有效减少燃煤电厂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体现了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我国在环保技术领域的持续进步。
无旁路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FGD)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化学反应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₂)转化为硫酸盐等无害物质,以达到排放标准。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因其高效性和可靠性而备受推崇。然而,无旁路设计意味着一旦脱硫系统发生故障,整个发电机组将被迫停机,这对电厂的运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该标准的实际应用,我们可以参考某大型燃煤电厂的案例。该电厂采用了符合JBT 11647-2013标准的无旁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其设计吸收塔直径为12米,采用逆流喷淋方式,脱硫效率达到了98%以上。在实际运行中,该装置不仅显著降低了SO₂排放量,还通过优化操作流程实现了年均运行成本降低约15%。
此外,JBT 11647-2013还强调了环保监测的重要性。电厂需定期检测排放气体的成分,确保其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同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脱硫装置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总之,JBT 11647-2013为火电厂无旁路湿法烟气脱硫装置的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导,推动了环保技术的进步。通过严格遵守该标准,燃煤电厂能够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为改善空气质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