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耐低温丁二烯-异戊二烯橡胶(BIR)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丁二烯和异戊二烯为原料,通过溶液聚合制得的耐低温丁二烯-异戊二烯橡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ow Temperature Resistant Butadiene-Iso-prenediene Rubber (BIR)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耐低温丁二烯-异戊二烯橡胶(BIR)是一种具有优异耐寒性能的合成橡胶,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和机械性能。最近发布的TCSTM 01157-2023标准对这种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更新。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拉伸强度测试条件上的变化,并详细解读其应用方法。
拉伸强度测试条件的变化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BIR材料的拉伸强度测试通常是在室温下进行,而新版标准则增加了对-40℃条件下拉伸强度测试的要求。这一改变旨在更准确地反映材料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实际使用情况。
# 应用方法解读
1. 设备准备:首先需要确保试验机能够控制温度至-40℃。这可能涉及到安装专用的低温箱附件,或者选择具备此功能的专业仪器。
2. 试样制备:按照标准要求裁剪出适当尺寸的试样。试样的形状、厚度等参数直接影响测试结果,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 测试步骤:
- 将试样放置于设定好温度为-40℃的环境中预冷至少1小时。
- 启动试验机,设置拉伸速度为50mm/min。
- 开始拉伸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拉力值。
- 计算并记录拉伸强度数据。
4. 数据分析与验证:对比不同温度下的拉伸强度数据,分析材料在此温度范围内的性能表现。如果发现某些批次的产品不符合标准,则需进一步调查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生产流程。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评估耐低温丁二烯-异戊二烯橡胶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稳定性,为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这也体现了新版标准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场景的特点,有助于推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