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带式输送机用漏斗堵塞检测器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带式输送机用漏斗堵塞检测器,其他类似设备可参照执行。
Title:Belt Conveyor - Chute Blockage Detector
中国标准分类号:J82
国际标准分类号:53.0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JBT 10936-2010标准的前提下,通过灵活执行和优化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以下是针对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动态调整漏斗堵塞检测器的灵敏度设置,避免因过度敏感导致误报,同时确保关键区域的监测可靠性。
将检测器设计为模块化结构,便于快速更换或升级单个组件,降低维护成本并缩短停机时间。
根据生产节奏调整数据采集频率,在低负载时段适当降低频率以减少能耗,而在高负载时段提高频率以增强监测精度。
采用多个传感器协同工作的方式,通过交叉验证数据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并在部分传感器失效时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
引入远程监控技术,实时收集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远程诊断,从而减少现场维护需求。
根据不同生产线的特点,为每个漏斗设置个性化的预警阈值,以适应不同的物料特性和流量变化。
为检测器配备小型备用电源,确保在突发断电情况下仍能维持基本功能,避免因停电导致的误操作。
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替代材料,如耐腐蚀性更强但成本较低的合金,既满足标准要求又降低制造成本。
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学习,预测堵塞发生的概率,进一步提升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制定灵活的定期校准计划,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调整校准周期,避免频繁校准带来的额外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