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用的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装置。
Title:In-furnace Limestone Injection and Tail-end Humidification Activation Desulfurization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K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炉内喷钙尾部增湿活化脱硫技术(简称LIFC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技术。它通过在锅炉燃烧室内喷入石灰石粉,利用高温分解生成的氧化钙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从而实现初步脱硫。随后,在尾部烟道中通过增湿活化处理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这种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适合中小型燃煤电厂的环保改造需求。
LIFCA技术的核心在于将炉内喷钙与尾部增湿活化的结合。在炉内阶段,石灰石粉被喷入燃烧室,其中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随后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然而,由于炉内温度较高,这一过程的脱硫效率有限。因此,在尾部烟道中,通过喷水雾化的方式将未完全反应的亚硫酸钙转化为硫酸钙,从而显著提升脱硫效果。
以某燃煤电厂为例,该电厂采用LIFCA技术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改造。改造前,该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严重超标,每年排放约3000吨二氧化硫。改造后,通过炉内喷钙和尾部增湿活化的协同作用,二氧化硫排放量降至600吨以下,达到了国家环保标准。据测算,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大幅降低了污染物排放,还使电厂的运营成本降低了约15%。
LIFCA技术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高、适应性强,尤其适用于煤质变化较大的电厂。此外,该技术无需大规模改造原有设备,实施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氧化钙利用率较低、副产物硫酸钙的处理问题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优化喷射参数、提高脱硫效率以及开发更高效的副产物利用方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