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硬质合金刮削滚刀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加工齿轮用的硬质合金刮削滚刀。
Title:Hardmetal shaving hob.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J62
国际标准分类号:2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JBT 10004-1999 是中国机械行业标准,规定了硬质合金刮削滚刀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以下是该标准的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硬质合金刮削滚刀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的技术要求。具体内容包括材料选择、热处理工艺、几何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硬度测试等。
根据标准,硬质合金刮削滚刀通常采用硬质合金作为刀具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碳化钨(WC)和钴(Co)。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例如GB/T 2351。此外,材料的硬度通常应在86-92 HRA范围内。
几何精度是衡量刮削滚刀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标准,滚刀的齿形、齿距、螺旋角等几何参数需严格控制在允许公差范围内。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硬度测试是评估滚刀材料性能的关键步骤。标准推荐使用洛氏硬度计(HRA)进行测试,测试点应均匀分布在刀具表面的不同位置。硬度值需满足86-92 HRA的要求,且不同测试点之间的差异不得超过2 HRA。
滚刀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加工效果。根据标准,滚刀的工作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 0.4 μm或更低。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滚刀的整体性能。
热处理是提高滚刀耐磨性和强度的重要工序。标准要求滚刀需经过淬火和回火处理,淬火温度通常为1200-1250°C,回火温度为1000-1050°C。热处理后滚刀的金相组织需符合标准要求,且硬度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滚刀的合格性需通过一系列检测项目来确认,包括几何精度、硬度测试、表面粗糙度测量和无损检测等。所有检测结果均需符合标准要求,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一些用户可能误以为只要材料硬度达标即可,而忽视了其他关键指标,如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实际上,这些指标同样对滚刀性能至关重要。此外,部分制造商可能未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热处理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该标准适用于硬质合金刮削滚刀的生产、设计和应用领域,广泛用于齿轮加工、金属切削等领域。任何需要高精度和高耐磨性的场合均可参考此标准。
滚刀的使用寿命与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和使用维护密切相关。建议定期检查滚刀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损坏部件,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