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铁、锰、镍、钾、钠、钙、镁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铁、锰、镍、钾、钠、钙、镁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Iron, Manganese, Nickel, Potassium, Sodium, Calcium and Magnesium in Marine Sediments and Organisms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基于HYT 206-2016标准,探讨了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体中关键金属元素(铁、锰、镍、钾、钠、钙、镁)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学原理及其应用价值。通过系统化的实验设计与数据验证,本文强调了该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技术细节及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剖析。
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分布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些元素不仅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因此,准确测定这些元素的含量对于评估海洋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的发展,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操作简便的特点使其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痕量金属检测的技术手段。
本研究采用的标准为HYT 206-2016《海洋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铁、锰、镍、钾、钠、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该方法主要分为样品前处理、仪器校准以及最终测定三个阶段: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海洋沉积物和生物样本进行测试,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覆盖从低至高的多种浓度范围,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进一步优化前处理流程并结合其他辅助技术如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以提高整体分析效率。
总体而言,HYT 206-2016所规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可靠且实用性强的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海洋环境中金属元素的快速筛查与定量分析。尽管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贡献不容忽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于开发更加高效便捷的操作流程以及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工作者和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