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数据处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Marine Microbenthos Investi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 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YT 140-2011 是中国海洋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专门针对海洋微型底栖生物的调查方法和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定义与指导。这项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还为海洋生态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是指生活在海底表面或浅层沉积物中的小型生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线虫等。这些微小的生命形式虽然个体微不足道,但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如参与有机物质分解、维持食物链平衡等。因此,对它们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HYT 140-2011 标准详细规定了调查过程中的采样方法、样品处理、数据分析以及结果报告等关键环节。例如,在采样方面,标准建议采用分层取样的方式,确保样本能够全面反映不同深度和区域的生物分布情况。此外,标准还强调了使用标准化设备的重要性,以减少人为误差。
以我国东海某海域为例,科研人员依据 HYT 140-2011 标准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微型底栖生物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的微型底栖生物多样性较高,其中以原生动物为主导,占总生物量的60%以上。这一发现为评估该海域的生态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调查还揭示了微型底栖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密切关系。例如,沉积物中的有机碳含量与某些底栖生物的丰度呈正相关,这表明这些生物对有机污染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HYT 140-2011 标准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水平,也为国际海洋生态保护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调查技术,扩大研究范围,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