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铬渣堆存场地清理、铬渣解毒和铬渣资源化利用的环境保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铬渣的污染治理及相关活动的环境管理。
Titl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romium Slag Pollution Control (Interim)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T 301-2007《铬渣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暂行)》是中国针对铬渣污染治理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铬渣污染的防治工作,减少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铬渣是一种工业废弃物,主要来源于铬盐生产过程,含有高浓度的六价铬等有害物质,具有极强的毒性与迁移性。因此,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铬渣中的六价铬是强致癌物质,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皮肤癌、肺癌等多种疾病。此外,铬渣还可能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渗透进入土壤,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例如,某化工厂因铬渣堆放不当,导致周边农田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农作物减产,村民健康受损。因此,加强铬渣污染治理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HJT 301-2007从铬渣的收集、运输、贮存到处理处置全过程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例如,规范强调铬渣应采用专用容器密封运输,并在指定场所安全存放,避免二次污染。同时,鼓励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将铬渣转化为无害化的固体废物,或者通过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以某大型铬盐生产企业为例,该公司曾因铬渣随意堆放导致当地地下水污染问题。在实施HJT 301-2007规范后,企业投入资金建设了标准化的铬渣堆场,并采用先进的化学还原技术,将六价铬转化为三价铬,显著降低了污染物浓度。经过几年的监测,周边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
综上所述,HJT 301-2007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在铬渣污染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铬渣污染问题将得到有效控制,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