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HJT 23-1998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

    HJT 23-1998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
    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选址环境安全辐射防护
    19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39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选址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工作。
    Title:Low and Intermediate Level Radioactive Waste Near-Surface Disposal Facility Si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Y4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80

  • 封面预览

    HJT 23-1998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的选址
  • 拓展解读

    HJT 23-1998 标准概述

    HJT 23-1998 是中国针对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近地表处置设施选址制定的重要技术规范。这一标准旨在确保放射性废物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和公众安全的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选址流程,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该标准涵盖了从初步调查到最终选址决策的全过程,为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选址的关键要素

    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的近地表处置设施选址涉及多个关键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水文特征、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等。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选址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 地质稳定性:选址区域应具备良好的地质稳定性,避免地震带、断层等地质灾害的影响。例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全球范围内对地质条件的关注显著提升。
    • 地下水系统:选址需远离重要的地下水资源,防止放射性物质渗入地下水系统,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 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助于减少设施运行中的维护成本并降低自然环境对设施的破坏风险。
    • 社会经济影响:选址还需考虑周边居民的意见及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在国际上,瑞典和芬兰是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选址的成功典范。两国均采用了透明化的公众参与机制,确保选址过程公开公正。例如,芬兰的Onkalo深地质处置库项目历经数十年才完成选址和建设,其严谨性得到了全球认可。

    在国内,中国某沿海省份曾计划建立一座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场,但因选址区域存在地下水丰富、地质活动频繁等问题而被迫暂停。这一案例表明,严格遵循HJT 23-1998标准的重要性。

    未来展望

    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领域。HJT 23-1998标准为中国的放射性废物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仍需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同时,加强公众教育与沟通,提高透明度,将是未来选址工作的关键方向。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HJT 228-2006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HJT 415-2008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HJT 61-2001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JJG 2043-2010 (60~250)kV X射线空气比释动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JJG 393-2003 辐射防护用X、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