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程序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及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评估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Air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T 2.2-1993 是中国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全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这项标准自1993年发布以来,在指导和规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对保护大气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这项导则明确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它要求评价工作应以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基础,全面分析项目可能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对于工业项目的评价,需要考虑污染物排放量、扩散规律以及敏感点分布等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减排方案。
导则规定了评价范围应覆盖项目周边一定距离内的区域,并明确指出需监测的主要污染物种类。例如,对于燃煤电厂,需要重点评估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及颗粒物(PM)等污染物的影响。
导则推荐使用如AERMOD、CALPUFF等国际通用的大气扩散模型,用于预测污染物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浓度分布。通过这些模型,可以更准确地评估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以某化工园区为例,其在建设初期未严格按照HJT 2.2-1993的要求开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导致投产后出现严重的异味污染问题。后来经过整改,重新按照导则要求进行评价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如增加废气处理设施、优化工艺流程等,最终使园区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HJT 2.2-1993不仅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这项导则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