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氨的测定方法——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本文件适用于环境空气、废气中氨浓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mmonia in ambient air and waste gas - Nessler's reagen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 533-2009 是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一项环境监测标准,全称是《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该标准规定了利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中氨浓度的具体操作流程、仪器设备要求以及结果分析方法。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特定颜色的络合物,进而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吸光度来定量分析氨的含量。
纳氏试剂是一种常用的氨检测试剂,由碘化汞(HgI₂)和碘化钾(KI)配制而成。当氨气溶解于水中时,会与纳氏试剂发生反应,生成黄色至橙色的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吸光度与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通过分光光度计精确测定氨的含量。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低浓度氨的检测。
以某城市垃圾填埋场为例,该场地周边环境空气中氨的浓度长期超标。为解决这一问题,环保部门采用了HJ 533-2009 标准中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监测。经过多次采样分析发现,氨的主要来源是填埋场内有机废弃物分解产生的挥发性氨气。通过优化垃圾覆盖材料及增加喷淋装置,氨排放量显著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尽管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试剂的储存条件较为苛刻,需要低温避光保存;此外,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氨气下可能导致试剂失效。针对这些问题,科研人员正在开发新型试剂和改进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运行成本。
总之,HJ 533-2009 标准为我国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氨的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标准的不断完善,相信未来氨污染治理将更加高效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