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直肠癌新辅助疗效评估中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的构建方法、实验流程及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评估中的磁共振影像组学研究与应用。
Title:Construction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MRI Radiomics Model for Neoadjuvant Therapy Response Assessment in Rectal Cancer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围绕TSCGS 313005-2023标准中关于直肠癌新辅助疗效评估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构建部分,重点解析新增加的“影像特征标准化处理”这一要求及其具体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并未对影像特征标准化处理提出明确要求,但在新版标准TSCGS 313005-2023中明确规定:“所有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的MRI图像特征均需经过标准化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强度归一化、空间变换及降噪处理等步骤。” 这一变化旨在提高不同患者间数据的一致性和模型的可重复性。
首先,在强度归一化方面,推荐采用基于全局直方图匹配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因扫描设备差异导致的信号强度波动,确保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数据具有相似的分布特性。实施时,应先计算待处理图像与参考图像的累积分布函数(CDF),然后根据两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调整待处理图像像素值,使其CDF与参考图像一致。
其次,空间变换是另一个关键环节。由于MRI成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几何形变,因此需要通过配准算法将所有图像校正到统一的空间坐标系下。常用的配准方法有刚体变换、仿射变换以及非线性变换等,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直肠癌这类病变部位复杂的病例,通常会优先考虑非线性变换以获得更高的精度。
最后,降噪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噪声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特征提取的质量,还可能导致错误分类结果。目前主流的降噪技术包括小波变换、总变差最小化以及自适应滤波器等。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合适的技术组合,既要保证去噪效果又要尽量保留原始信息。
综上所述,遵循TSCGS 313005-2023标准中关于影像特征标准化处理的要求,可以显著提升直肠癌新辅助疗效评估磁共振影像组学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具体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执行,并结合临床需求不断优化参数设置,从而为精准医疗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