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环境工程技术的分类与命名原则。本文件适用于环境工程领域的技术分类、命名及其相关管理工作。
Titl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lassification and Na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2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 496-2009 是中国环境保护行业的一项标准,旨在对环境工程技术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与命名。这项标准不仅为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框架,还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这项标准的核心在于将复杂的环境工程技术按照功能、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例如,它将技术分为污染控制类、资源回收类和生态修复类等几大类别。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技术人员快速定位所需的技术,并提高工作效率。
在 HJ 496-2009 标准中,污染控制类技术主要针对工业排放和生活废弃物处理。例如,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多种方法。其中,生物法因其高效性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例如,某市新建的污水处理厂采用了活性污泥法,日处理能力达到10万吨,显著改善了当地水体质量。
资源回收类技术则关注从废弃物中提取有价值物质。例如,废塑料的热解技术可以将废弃塑料转化为燃料油,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据统计,某企业通过这一技术每年可回收约3万吨废塑料,节约能源成本超过百万元。
在生态修复领域,HJ 496-2009 提供了多种技术方案,如土壤改良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以某矿区生态修复项目为例,技术人员采用植被恢复技术种植耐旱植物,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同时提升了土地的生产力。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恢复了生态环境,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HJ 496-2009 标准通过科学的分类与命名,为环境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随着环保需求的不断增长,这项标准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