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使用或不使用化学阻垢剂的饮用水处理装置的效能评价指标、测试方法及评价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饮用水处理装置的性能评估和对比分析。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erformance of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with or without Chemical Scale Inhibi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R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今天我来详细解读《TCNLIC 0100-2023 饮用水处理装置效能评价规范》中关于“是否使用化学阻垢剂对设备效能影响”的评估方法。这一部分是新旧版本改动较大的地方。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CNLIC 0100-2018)中,对于是否使用化学阻垢剂并没有特别详细的区分,只是笼统要求测试总硬度去除效果。而在新版标准里,明确规定了当设备使用化学阻垢剂时,需要单独列出该成分对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并且增加了相应的测试指标和计算公式。
例如,在新标准第5.3.2节中提到:“若饮用水处理装置内含化学阻垢剂,则需分别记录原水、出水中钙镁离子浓度及pH值变化情况。”这里就要求试验人员不仅要测量最终水质达标与否,还要关注加入阻垢剂后对管道结垢趋势是否有改善作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两组平行样品,一组添加指定量阻垢剂,另一组不添加;
2. 在相同条件下运行设备至少72小时;
3. 定期取样检测进水与出水中的Ca²⁺、Mg²⁺含量以及pH数值;
4. 根据公式计算阻垢效率:(C_in - C_out)/C_in × 100%,其中C_in代表入口处金属离子浓度,C_out表示出口处相应数值;
5. 对比分析两组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这样的改进,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际使用环境中设备的表现。同时也有助于生产企业优化产品设计,确保其既能有效净化水质又能兼顾长期稳定运行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