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铝电解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氟化物和粉尘的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铝电解厂废气氟化物和粉尘治理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其他相关企业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ing of Fluoride and Dust Control in Aluminum Electrolysis Exhaust Gas
中国标准分类号:Z6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 2033-2013 是中国环境保护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规范,用于指导铝电解过程中废气中氟化物和粉尘的治理工程设计与实施。
HJ 2033-2013 的主要目的是为铝电解行业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规范,以有效控制和减少铝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氟化物和粉尘排放,保护环境并保障公众健康。
氟化物对人体有害,长期暴露可能导致骨骼疾病(如氟骨病)和牙齿损伤。同时,氟化物会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粉尘则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并对大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根据 HJ 2033-2013 的要求,铝电解废气中的氟化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 3 mg/m³(以小时均值计)。这一限值旨在确保排放达到环保要求。
粉尘治理的核心技术包括:
是的,HJ 2033-2013 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铝电解企业。现有企业也需参照此规范进行整改,以满足排放标准。
当治理设施发生故障时,企业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是的,HJ 2033-2013 应与其他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共同执行,确保整体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