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工作程序、污染源调查、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与处理、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确定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和规划层面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可参照执行。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X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J 2.2-2008是中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重要文件。该导则为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其内容涵盖了评价范围、监测布点、预测模型选择及评价结论等多个方面。
根据HJ 2.2-2008的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应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污染物扩散特性等因素。评价的目标是全面评估项目建设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以确保项目实施后能够达到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HJ 2.2-2008强调了监测布点的重要性。合理的布点方案不仅能够反映区域污染分布特征,还能为后续的模型预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预测模型的选择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可信度。HJ 2.2-2008推荐了几种常用的预测模型,如AERMOD、CALPUFF等,这些模型能够模拟不同排放情景下的污染物浓度分布。
通过对监测数据和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项目的总体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同时,HJ 2.2-2008还要求制定详细的环保措施,以降低不利影响。例如,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废气排放,或建设绿化带隔离敏感区域。
HJ 2.2-2008作为中国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领域的基础性文件,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该导则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