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废硫酸中钙、镁离子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试剂使用、仪器设备及测定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s in Waste Sulfuric Aci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GT 6110-2022是中国化工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针对废硫酸中钙(Ca²⁺)和镁(Mg²⁺)离子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规范。这项标准的发布旨在提高废硫酸处理过程中的检测效率与准确性,为化工行业的环保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HGT 6110-2022规定了多种测定废硫酸中钙、镁离子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EDTA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这些方法不仅能够精确测量离子浓度,还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特点。EDTA滴定法通过加入过量的EDTA溶液并用标准锌溶液回滴,从而计算出钙、镁离子的含量;而原子吸收光谱法则利用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特性来定量分析离子浓度。
以某大型化工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废硫酸处理过程中采用了HGT 6110-2022推荐的测定方法。通过EDTA滴定法,他们发现废硫酸中钙离子浓度高达80 mg/L,镁离子浓度为40 mg/L。这一结果表明废硫酸中含有较高水平的金属离子污染,需要进一步净化处理。随后,企业引入了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处理后的废硫酸再次检测,结果显示钙离子降至5 mg/L,镁离子降至2 mg/L,达到了排放标准。
废硫酸是化工生产中的副产物之一,若不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废硫酸中的钙、镁离子可能引发管道腐蚀、土壤板结等问题。因此,准确测定废硫酸中这些离子的含量至关重要。加强废硫酸处理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废硫酸的处理技术和检测手段也在不断进步。未来,可以结合更多先进的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同时开发更加高效的废硫酸处理工艺,推动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