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亚氯酸钠生产过程中废液的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包括废液的收集、预处理、分离、提纯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亚氯酸钠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废液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处理。
Title:Methods for Recovery and Reuse of Sodium Chlorite Production Waste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学工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亚氯酸钠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这些废液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液回收再利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HGT 4546-2013标准,探讨亚氯酸钠生产废液的处理与再利用方法。
亚氯酸钠生产废液主要含有未反应完全的亚氯酸钠、副产物以及少量杂质。这些成分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废液的后续处理,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通过对废液成分的深入分析,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HGT 4546-2013 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种废液处理方法: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法的具体处理步骤:
首先对废液进行初步过滤,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以提高后续处理效率。
向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调节废液的pH值至中性,确保后续处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通过蒸发或膜分离技术,将废液中的亚氯酸钠和其他可回收成分分离出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采用活性炭吸附或其他高级氧化技术,进一步去除废液中的微量污染物,确保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回收亚氯酸钠生产废液中的有用成分,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HGT 4546-2013 标准为废液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具体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处理工艺。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处理技术,以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