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的材料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功能性修复。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d Mix Cold Lay Ultra-Thin Wearing Course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技术在道路养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TGLYH 005-2023《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技术规程》的发布为这一技术提供了更加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材料配比要求上的变化,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详细解读。
材料配比要求的变化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规程对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所使用的沥青与矿料的比例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规定。具体表现为:旧版标准允许沥青含量范围较宽,从5%到7%,而新版则将其限定为6%±0.5%,即5.5%-6.5%之间。这一调整旨在确保施工质量的一致性,减少因沥青含量波动导致的路面性能差异。
# 应用方法详解
1. 原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沥青时,应优先考虑针入度适中的基质沥青或改性沥青,以满足粘结力和耐久性的双重需求。同时,矿料需经过严格筛选,确保颗粒级配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对于细集料部分,要保证其清洁度及硬度。
2. 配合比试验
施工前必须进行配合比试验,通过实验室模拟不同沥青含量下的混合料性能指标(如稳定度、残留稳定度等),最终确定最优沥青用量。此过程不仅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也为后续大规模施工提供了可靠依据。
3. 现场施工控制
实际施工过程中,需配备专业的计量设备,严格按照设定好的沥青含量添加沥青。此外,在摊铺机操作上也要注意均匀性,避免局部区域出现过多或过少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效果。
4. 后期维护管理
完成铺设后,还需定期检查路面状况,一旦发现裂缝、松散等问题应及时修复,防止进一步恶化。同时,根据季节变化适当调整养护措施,比如夏季加强排水系统清理,冬季注意防冻处理等。
综上所述,TGLYH 005-2023中关于材料配比的新规定体现了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严谨的态度,这对于提高冷拌冷铺超薄磨耗层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要求,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共同推动我国公路养护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