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取水定额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以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硫酸分解磷矿生产湿法磷酸的企业取水定额的计算与考核。
Title:HGT 4188-2011 Water Quota for Wet Process Phosphoric Acid
中国标准分类号:G1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HGT 4188-2011 是中国化工行业的一项标准,用于规范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取水定额。以下是针对该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该标准规定了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取水的定额要求,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标准中明确了不同规模和工艺条件下的取水指标,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标准。
湿法磷酸取水定额是指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每单位产品所允许的最大取水量。这一指标是衡量企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也是环保监管的重要依据。
取水定额的确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水平、原料品质、冷却方式等。标准中提供了详细的计算公式和参考值,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并符合相关规定。
标准根据不同规模的企业(如小型、中型、大型)制定了差异化的取水定额要求。小型企业的取水定额通常较高,而大型企业的定额则相对较低,以鼓励规模化生产和高效用水。
如果企业的实际取水量超过定额,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例如优化工艺流程、改进设备或加强节水管理。同时,企业还需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情况,并接受监督检查。
冷却方式直接影响取水量。例如,采用循环冷却系统的取水定额会显著低于直接排放冷却水的方式。因此,企业在设计工艺时应优先选择高效的冷却方案。
该标准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从事湿法磷酸生产的化工企业。对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而对于现有企业,则需逐步达到标准要求。
企业可通过以下步骤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收集实际取水量数据,对照标准中的定额要求进行对比,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审计和评估。
您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网或其他权威渠道购买或下载该标准的完整文本。此外,部分化工行业协会也可能提供相关解读和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