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拱桥拱肋支架法提升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准备、支架设计与安装、拱肋提升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支架法进行提升施工的钢拱桥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ifting Construction of Steel Arch Bridge Ribs by Scaffolding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钢拱桥拱肋支架法提升施工技术是桥梁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TCSPSTC 108-2022《钢拱桥拱肋支架法提升施工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关注,即对拱肋提升过程中应力控制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规定。
以“拱肋提升过程中的应力控制”为例,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频率: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要求在提升过程中,应力监测的频率从每小时一次提高到了每半小时一次。这一改变旨在更加及时地捕捉到可能存在的应力异常情况,从而确保施工安全。
2. 预警值设定:新版标准明确了当应力值达到设计允许值的90%时,应立即停止提升操作并进行全面检查。这一定值较之前有所降低,体现了对施工安全更为谨慎的态度。
3. 数据分析与反馈机制:新版增加了对于应力数据的实时分析以及结果反馈给现场指挥系统的具体要求。这意味着施工单位需要配备相应的技术支持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并处理任何潜在风险。
那么如何应用这些新的规定呢?
首先,在实际操作前,应当根据工程特点制定详细的应力监测计划,并确保所有参与人员都熟悉最新的规程内容。其次,在正式开始提升作业之前,要完成所有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接着,在整个提升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监测频率记录数据,并且一旦发现接近预警值的情况,马上采取措施暂停施工,组织专家会诊找出原因后方可继续。
通过上述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保障钢拱桥拱肋支架法提升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