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工建筑物表面位移机器视觉在线监测系统的组成、技术要求、安装与调试、数据处理及成果提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对水工建筑物表面位移进行在线监测的工程实践。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nline Monitoring of Surface Displacement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by Machine Vi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SPSTC 106-2022《水工建筑物表面位移机器视觉在线监测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数据采集频率的规定。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对数据采集频率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这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数据采集频率并没有明确指出具体的数值范围,这导致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监测单位根据自身经验设定采集频率,缺乏统一的标准,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数据采集频率应根据监测对象的重要程度和变形速率来确定,并且给出了一个推荐值范围:一般情况下,数据采集频率不应低于每小时一次,而对于变形速率较大的部位,则需要提高到每半小时一次甚至更高。
这种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水工建筑物表面位移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或者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可以迅速获取准确的数据以评估结构安全状况。此外,通过统一的数据采集频率要求,也便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数据对比分析,提高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率。
那么如何应用这一条文呢?首先,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要充分考虑监测对象的具体情况,如其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历史变形记录等因素,合理选择数据采集频率。其次,在实施监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频率执行,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最后,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调整采集频率,加密观测次数,以便更精确地掌握变形趋势。
总之,新版标准对数据采集频率的规定不仅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也为实际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升水工建筑物表面位移机器视觉在线监测的质量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