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浮选磷尾矿基生态修复基质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浮选磷尾矿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用于生态修复的基质土。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ubstrate Soil Based on Flotation Phosphate Tai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X7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ECCPA 035-2023《浮选磷尾矿基生态修复基质土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技术要求和应用细节上有了显著提升。本文将聚焦于“基质土pH值控制”这一重要条文的变化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基质土pH值的要求较为宽泛,仅规定应在6.0至8.5之间。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不仅明确了pH值范围,还特别强调了根据磷尾矿本身的酸碱特性调整的具体措施。例如,当磷尾矿呈强酸性时,需通过添加石灰等碱性物质来调节;反之,若为碱性,则可使用硫磺或其他酸性材料进行中和处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首先应对磷尾矿进行取样分析,测定其初始pH值。然后按照计算公式确定所需添加材料的比例。假设某磷尾矿pH值为4.0,目标设定为6.0,那么每吨磷尾矿大约需要加入15公斤左右的石灰粉。实际操作时应分批次均匀撒布,并充分搅拌混合,确保反应均匀。
此外,还需定期监测混合后的基质土pH值变化情况。如果发现pH值偏离设定范围,应及时补充相应的调节材料直至达到理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避免过量添加,以免造成新的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对基质土pH值控制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有助于提高生态修复效果的同时减少潜在风险。这不仅体现了标准制定者对于环境保护责任的高度重视,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