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管老化电子病历中住院医嘱部分的数据集结构、数据元属性及值域代码。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在血管老化相关疾病诊疗过程中电子病历数据的采集、存储、交换和共享。
Title:TCHIA 52.9-2024 Vascular Aging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set - Part 9: Inpatient Ord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1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解读TCHIA 52.9-2024《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第9部分“血管老化住院医嘱”时,我选择聚焦于“药物治疗方案记录”的新旧版本差异。这一变化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旧版标准中,药物治疗方案仅要求记录药品名称、剂量和频次等基本信息。然而新版标准增加了多项关键内容,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评估、过敏史标注以及用药目的描述。这些新增要素旨在提高医疗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抗血小板药物为例,在应用新版标准时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医生在开具阿司匹林处方时,除了填写常规信息外,还应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并在病历中体现这一评估结果;其次,当患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需详细记录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情况,例如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合用可能导致疗效下降,这种潜在风险必须告知患者并记录在案;最后,对于所有抗血小板药物,都应清晰标明其具体用途,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通过以上方式,新版标准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规范血管老化相关住院医嘱流程,提升诊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