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中关于血管老化出院记录的数据结构、数据元属性及值域代码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在血管老化相关诊疗过程中对出院记录的规范化管理与信息交换。
Title:Vascular Aging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set - Part 8: Discharge Reco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0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血管老化出院记录是血管理论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新版TCHIA 52.8-2024标准在这一部分做出了重要修订。本文将聚焦于“血管老化分级描述”这一条目,分析其在新旧版本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血管老化分级仅包含三个基本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这种划分方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在临床实践中缺乏足够的精确性,尤其对于早期血管老化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带来了一定困难。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细化,新增了“极早期”和“进展期”两个等级,形成了五级分级体系。这种调整不仅提高了分级的准确性,还为医生提供了更详细的参考依据。
以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例,在使用新版标准时,医生需要首先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如超声波、CT扫描等获取患者的血管壁厚度、弹性以及斑块形成情况的数据。然后对照新版标准中的具体指标,比如血管壁厚度超过正常值1.5倍但未达到2倍定义为“极早期”,超过2倍但小于3倍则归类为“轻度”。根据这些分级结果,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判断病情阶段,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此外,在记录出院信息时,除了要准确填写患者的血管老化分级外,还需详细记录导致该分级的相关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年龄、生活习惯(如吸烟史)、家族遗传背景等。这些信息对于后续随访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新版TCHIA 52.8-2024标准通过增加血管老化分级的数量,使诊断更加细致化,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一变化,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