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熊猫食用竹培植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要求、竹种选择、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大熊猫食用竹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iant Panda Food Bamboo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GDFS 17-2022大熊猫食用竹培植技术规程》对大熊猫栖息地竹子的栽培与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竹林密度控制”这一关键指标为例,解析新旧版标准的差异及实际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竹林密度的设定较为笼统,仅提出适宜密度范围为每公顷8000至12000株,未考虑具体竹种特性与环境条件。新版标准则细化了这一指标:依据不同竹种生物学特征和生态适应性,将密度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结合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因素给出推荐值。例如,对于箭竹属竹种,在海拔1500米以下区域,推荐密度为每公顷9000至11000株;而在1500米以上,则调整为8000至10000株。
这种修订体现了科学性和针对性。一方面,它有助于实现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因过度密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或病虫害频发;另一方面,也为保护区管理人员提供了更精准的操作指南,便于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育方案。
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应准确识别目标竹种并评估种植区自然条件,然后按照新版标准提供的指导数值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还需定期监测竹林生长状况,及时调整抚育措施,确保达到最佳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大熊猫食用竹的质量和产量,为其提供充足且优质的食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