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昭苏油菜杂交制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亲本选择与繁殖、制种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收获及种子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昭苏地区油菜杂交制种生产及相关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ybrid Rapeseed Seed Production in Zhaosu (TYLZZ 000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昭苏油菜杂交制种技术规程中,关于“隔离区设置”这一条目在新旧版本中有显著变化。在老版本中,仅规定了隔离距离为500米以上,但未对具体环境条件做出细分要求。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根据风向、地形等自然因素,将隔离距离调整为300至800米不等,并新增了利用天然屏障如山体、河流作为辅助隔离措施的具体指导。
以昭苏地区为例,由于该地多风且地形开阔,新版标准建议当主导风向稳定时,应按照最大隔离距离800米设置;而在多变风向区域,则可适当减少至300米。此外,如果场地附近存在天然屏障如山岭或大型水域,可以将这些视为有效的物理隔离手段,在计算隔离范围时予以考虑。
这种调整不仅提高了制种的安全性,还兼顾了实际操作中的灵活性与经济性。例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若发现某地块周围有适宜的自然屏障,就可以合理规划种植布局,既减少了人为设置隔离带的成本,又保证了种子纯度。因此,制种单位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严格按照新版标准的要求来执行隔离区的设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