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昭苏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昭苏地区及类似生态区域的油菜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Zhaosu Rape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昭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菜种植基地之一,其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对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最新的TYLZZ 0002-2023《昭苏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变化值得关注,即关于播种机具选择与调整的规定。
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规程更加强调了根据土壤条件和油菜品种特性来合理选用播种设备。例如,在原标准中并未具体提及不同土壤类型下应采用何种类型的播种机具,而在新版中明确规定:对于沙质土壤,推荐使用带有深松装置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而对于黏土则建议采用带有镇压轮的条播机。这一修改旨在确保种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土壤环境,从而提高出苗率和幼苗质量。
以某农场为例,该农场位于昭苏县南部,拥有大片沙质地块。按照新版规程的要求,技术人员选择了配备深松装置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进行作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这种机器不仅能够实现精准播种,还能有效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能力,使油菜种子获得更好的生长条件。此外,由于气吸式播种机可以精确控制每穴种子数量,减少了种子浪费现象,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充分发挥新设备的优势,在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仔细检查和适当调整。首先,要确保播种深度符合要求,通常为2至3厘米左右。其次,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调节排种器速度,以保证适宜的播种密度。最后,还需定期清理播种机内部部件,防止因杂物堵塞导致播种不均等问题发生。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新版规程中关于播种机具选择与调整的内容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向。只有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才能真正发挥机械化的潜力,推动昭苏油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