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中血管老化检查记录的数据元属性及值域代码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血管老化检查记录的电子病历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和交换。
Title:Vascular Aging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Dataset Standard Part 4: Vascular Aging Examination Records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HIA 52.4-2024 血管老化电子病历数据集标准》第4部分中新增的一项重要内容——“血管弹性评估参数”的记录要求,并与旧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方法。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CHIA 52.4-2019)中,对于血管弹性的描述较为笼统,仅要求记录简单的弹性指数,缺乏详细的分类和量化指标。而在新版标准中,这一部分内容得到了显著加强,不仅增加了多个具体的弹性评估参数,如脉搏波速度(PWV)、动脉僵硬度指数(SI)等,还明确了这些参数的测量方法、记录格式以及临床意义。
以PWV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其测量应在安静状态下进行,使用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血压监测设备完成。具体步骤包括:首先确定两个测量点的位置,通常是颈动脉和股动脉;然后通过计算两测点间距离与脉搏波传播时间的比值得出PWV值。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结果报告时需注明测量条件、仪器型号及操作者信息,以便后续复查和研究使用。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疗机构应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更新相关硬件设施和技术流程。例如,采购具备相应功能的专业医疗设备,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培训,确保他们能够准确掌握各项参数的测量技巧。同时,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设置专门的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存储上述新增的血管弹性评估参数,保证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
总之,《TCHIA 52.4-2024》第4部分关于血管弹性评估参数的规定体现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态度,有助于提高诊断精度并促进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各医疗机构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新的规范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