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能源
  • HG 5-1604-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测定方法

    HG 5-1604-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测定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腐蚀产物灼烧失重测定方法
    12 浏览2025-06-08 更新pdf0.0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污垢和腐蚀产物的分析与评价。
    Title:Determination of Burn-off Weight Loss in Scale and Corrosion Products of Industrial Re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 封面预览

    HG 5-1604-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测定方法
  • 拓展解读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灼烧失重测定方法

    工业循环冷却水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通过冷却介质带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然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冷却水中不可避免地会积累污垢和腐蚀产物,这些物质不仅会影响冷却效果,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准确测定污垢和腐蚀产物的质量变化对于维护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HG 5-1604-1985标准正是为此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

    灼烧失重法的基本原理

    灼烧失重法是一种经典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固体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因挥发或分解而损失的质量。在工业循环冷却水的应用中,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污垢和腐蚀产物的成分及其稳定性。具体而言,将采集到的样品置于高温炉中灼烧至恒重,通过比较灼烧前后样品质量的变化来计算其灼烧失重量。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例如无机盐类、有机物以及金属氧化物等。

    • 样品准备: 首先需要从冷却水系统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通常采用过滤或沉淀的方式分离出固体杂质。
    • 高温处理: 将样品放入马弗炉中,在设定温度(如600℃)下进行长时间灼烧,以确保所有可挥发组分完全去除。
    • 数据分析: 根据灼烧前后的质量差异,结合已知的理论值,可以推算出样品中各组分的具体含量。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某钢铁厂曾面临冷却塔效率下降的问题,技术人员通过实施HG 5-1604-1985标准中的灼烧失重法,成功找到了问题根源。经过检测发现,冷却水中存在大量硫酸钙和铁氧化物沉积,这些物质占据了换热器表面约30%的有效面积。通过定期清理并优化水质管理方案后,该厂不仅恢复了冷却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还显著降低了能耗成本。

    此外,在石化行业中,类似的检测手段也被广泛应用于监测炼油装置内的冷却回路状况。例如,某大型炼油厂每年都会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进行多次全面检查,借助灼烧失重法及时发现潜在风险点,避免了因腐蚀加剧导致的重大事故。

    总结

    HG 5-1604-1985标准为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套可靠的技术框架。通过深入理解灼烧失重法的工作机制及其应用场景,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延长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仍有广阔的空间等待探索。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HG 5-1602-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水分会含量测定方法

    HG 5-1597-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微量聚丙烯酸和聚马来酸测定方法

    HG 5-1603-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化亚铁含量测定方法

    HG 5-1606-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硫酸盐含量测定方法

    HG 5-1605-1985 工业循环冷却水污垢和腐蚀产物中酸不溶物、磷、铁、铝、钙、镁、锌、铜含量测定方法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