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区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中个人信息基本数据集的结构、数据元属性和表示。本文件适用于区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Regional Medical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 Part 2: Personal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03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CHIA 31.2-2023与前版标准在“患者唯一标识符”这一条目上的变化,进行深度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患者唯一标识符仅要求包含患者的身份证号码或医保卡号。然而,新版标准对此进行了扩展和完善。新增了对电子健康档案编码(EHR Code)和生物特征识别码的支持,并且明确了不同场景下优先级的使用规则。
例如,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中,应优先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编码作为主要标识符;而在跨机构共享数据时,则需同时提供身份证号码和生物特征识别码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此外,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关于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比如要求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及传输等。
这种调整不仅提升了数据交换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更好地适应了当前医疗信息化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入更多维度的唯一标识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因单一标识重复而导致的数据混乱问题,同时增强了整个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医疗机构在实施该标准时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并定期评估现有系统是否满足最新要求,必要时进行升级优化。同时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工作,确保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新的规定。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