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区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中医疗机构信息基本数据集的数据元属性和值域代码。本文件适用于区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和实施。
Title:Basic Data Set for Regional Medical Quality Supervision System - Part 1: Medical Institution Inform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以《TCHIA 31.1-2023区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基本数据集第1部分:医疗机构信息》为例,重点分析新旧版本标准在医疗机构编码规则上的差异,并探讨其应用方法。
在TCHIA 31.1-2023中,医疗机构编码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相较于之前的版本,新的编码规则采用了更加精细化和标准化的方式,具体表现为:
1. 编码长度从原来的8位扩展至12位。
2. 前四位代表地区代码,依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行政区域划分进行更新。
3. 中间四位为机构类别代码,新增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新型医疗机构类型的编码。
4. 后四位是序列号,用于区分同一类别下的不同机构。
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更长的编码能够容纳更多类型和数量的医疗机构信息,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管理需求。其次,统一采用国家标准的地区代码和机构类别代码,有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新版编码规则生成自己的唯一标识码,并确保该编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同时,在信息系统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变化,对现有数据库结构进行相应改造,以适应新的编码要求。此外,还应注意培训相关人员正确使用新的编码体系,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数据错误或混乱情况发生。
总之,《TCHIA 31.1-2023》关于医疗机构编码规则的修订体现了我国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通过遵循并落实这些规范要求,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医疗质量监管系统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